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苹果公司的关键供应链厂商已证实,苹果计划在明年9月发布首款 Apple Car,而这个规划至少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时间,甚至已有 Apple Car 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据供应商透露,苹果比照iPhone备料由零组件开始催货的惯例,近期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备货要求,并将相关业者列入首波供应链。因应对Apple Car 备货需求,和大、贸联等厂商已全面“爆单”。 特斯拉,苹果汽车,特斯拉,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 事实上,苹果一直在“造车”道路上做铺垫。早在2013年,苹果就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并发布了“iOS in the car” 计划,做好了“上车”的准备,其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法拉利、沃尔沃和奔驰,这也是苹果历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软件搭载在其他公司的硬件产品。也是在那个时间点,“苹果要收购特斯拉”的传闻甚嚣尘上。 2014年,苹果秘密筹划的“泰坦计划”浮出水面。资料显示,苹果最初目标是像Mac和iPhone一样,打造一款完全颠覆当前行业的产品:无人驾驶智能汽车。 特斯拉,苹果汽车,特斯拉,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 为此,苹果公司开始到处招兵买马,吸引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的专家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汽车研发团队。有统计显示,在成立后的一年之内,这一团队召集了千余名工程师参与,其中挖走特斯拉员工超过300人。与此同时,在2015年12月10日,苹果公司分别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以及“apple.auto”三个域名。 自2016年开始,苹果加大了汽车相关的专利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获得了超过100项汽车专利技术。截至2020年,苹果在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已涵盖自动驾驶、充电、车载系统、车体结构优化等多方面。其中,苹果智能驾驶系统专利占比从2016年22%上升至2019年41%;车辆硬件创新设计专利占比由2016年11%增长到2019年37%。 2019年,苹果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此外,根据DigiTimes报道,苹果正在与台积电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芯片,同时这也是为Apple Car展开部署,该媒体还指出,苹果已计划在美国建造汽车组装厂。 毫无疑问,人才、专利、技术的积累,为苹果提供了更多“造车”的保障,同时也缩短了量产车型的开发周期。凭苹果的经济实力,让汽车项目尽快上马,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五年,在这个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加速中国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目前智能汽车的时代已宣布全面到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也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充分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将推动智能汽车成为供需动态平衡的中坚力量。

智能驾控方面,比亚迪宋PLUS自动尊贵型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无论是对驾驶技巧不娴熟的新手司机还是经常需要跑高速的老司机都相当友好。而12.8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屏无论是导航还是娱乐影音,你都可以轻松找到最合适的视觉角度。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宋PLUS还全系标配手机NFC车钥匙、第三代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车载麦克风,另外还有仪式感十足的沉浸式副驾智慧数字交互面板,不管是表白还是车内卡拉OK,你人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比亚迪宋PLUS都可以陪伴。总而言之,如果在这两款车型中你选择了比亚迪宋PLUS自动尊贵型,你不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智能驾驶辅助配置,而且还可以省下100块为全家准备一餐丰富的晚宴。 茶哥有言 茶哥从厂家公布数据看到,比亚迪今年11月乘用车全系销量达52,806辆,同比增长29.6%。其中,宋家族车型销量达24,647辆,环比增长21%。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家庭用车的追求越来越高,自主品牌根据市场的口味推出了各自的精品SUV车型,而这次拿来对比的两款车型都是在茫茫车海中脱颖而出的车型,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它们热度之所以高还是得益于其产品力的强大。但两款强者之间的较量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有不少差距。在国外大牌设计师的加盟下,比亚迪宋PLUS的设计明显更具国际范。而在提供了出色的动力组合条件下,比亚迪宋PLUS更是拿出了更为厚道的配置水平。究竟哪款车型更对得起“PLUS”称号,相信不用茶哥多说,大家已可自行判断。